Why Gummy Vitamins Are Most at Risk of Oxidation
学习时间: 1'

软糖维生素最不靠谱?这些成分最怕氧化!

Louise W Lu

作者

Louise W Lu,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医学实验学士

Alexandra V Goldberg

作者/审阅

Alexandra V Goldberg, 注册营养师


在我们最近的营养咨询中,有一位妈妈这样问我们:

“我家孩子不喜欢吃胶囊,每次吃维生素都要逼他吞。市面上现在有那种软糖型的维生素,看起来像QQ糖,他很喜欢。请问可以用这种替代吗?”

这类问题,我们听过太多次。确实,你有没有被这些“软糖型”维生素吸引过?
颜色缤纷、果味浓郁、不用水也能吃,甚至有点像小时候的零食QQ糖。很多女性、孩子,甚至是怕吞药的大人,都爱上了这种“好吃的营养补充方式”。

氧化 gummy 左图 新鲜 gummy 右图
但你知道吗?越“好吃”的保健品,反而越容易变质、失效。

尤其是维生素软糖(gummy vitamins),它们可能是所有保健品中最容易发生“氧化”的一种。

什么是氧化?

简单来说,氧化就是“营养素变质”的过程,可能让原本有效的成分失去功能,甚至产生有害物质。氧化会:

  • 破坏维生素本身,让营养流失
  • 产生自由基和降解副产物,可能损害健康
  • 加速软糖口感变化、变硬或渗油,但你可能感觉不到

最可怕的是:它依旧甜甜香香、看起来一切正常,但你吃下去的,可能已不是原本设计的有效营养。

本文将告诉你:

  • 什么是保健品的“氧化”?
  • 为什么 gummy 特别容易出问题?
  • 如何选择和储存,才能吃得放心?

 


 

 

 


 

为什么保健品会“氧化”?

氧化,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化学反应。金属生锈是氧化,苹果切开变黄是氧化,油放久了变味也是氧化。在保健品中,氧化指的是营养素和空气、光线、水分或热度接触后发生结构变化的过程。

简单说,原本有效的成分会被破坏,变成“失效”甚至“有害”的物质

💡 氧化可能导致:

  • 营养素活性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 产生自由基、氧化副产物,可能刺激肠胃或损害细胞
  • 外观改变——比如变色、出油、变硬、味道变苦

市面上最容易氧化的保健品成分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如A、D、E、K)、Omega-3鱼油、天然类胡萝卜素(β-carotene)等。一旦被氧化,即使你按时吃,也无法获得原本应有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易氧化成分的对比:

(📱手机用户可左右滑动查看完整表格)

成分名称 为何易氧化 氧化后的变化
维生素A 高度不稳定,遇光易降解 失效变色,难以吸收
维生素E 本身是抗氧化剂但极易被氧化 胶囊变深色,失效
鱼油(Omega-3) EPA/DHA极不稳定,暴露空气即变质 腥味重、易反胃,产生刺激性氧化物
β-胡萝卜素 对光、氧极为敏感 颜色暗淡,几乎无营养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高品质的保健品会使用密封软胶囊、避光包装、氮气充填或冷藏运输等方式,延缓氧化。

再比如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本身,却也最怕氧化。一旦储存条件不当,胶囊颜色就会变深,里面的液体可能发黏或出现异味,代表活性成分已损耗殆尽。

举个例子:Omega-3 鱼油是一种极易氧化的营养素。新鲜状态下应几乎无味无嗅。但若瓶口经常开启、接触空气,EPA 和 DHA 会很快变质,产生腥味和“鱼油反胃”。不仅难以入口,还可能释放出促炎的小分子氧化物,对身体反而有害。

所以大家看到那种鱼油滴剂,千万不要买。
开封后没有密封保护的鱼油液体,几乎无法保证EPA和DHA的稳定性,即使冷藏也容易酸败。

 


 

Section 2|为什么 gummy 特别容易出问题?

比起胶囊、片剂、粉剂等形式,gummy 维生素软糖更容易在包装后发生氧化、变质,主要是因为以下 4 个结构问题:

📌 表格可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风险结构 为什么会影响稳定性?
含水量高 gummy 的果胶或明胶基底含水率约为 15%,远高于片剂(<5%)。
这会显著提升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的降解速率。
糖分多 糖是“还原剂”,会促使氧化反应发生,尤其对含铁、铜、维生素C等产品更不利。
易受潮溶化 夏季高温或潮湿环境下,gummy 易出油、渗糖、变软、变硬、粘连等,都是氧化迹象。
包装密封性差 大部分 gummy 使用普通瓶盖,无氮封、无避光处理,开封后更容易吸潮氧化。

我们曾拆检多款主流 gummy 产品,发现其中许多虽然“看起来正常”,但已经有明显的口感变异、粘连或渗糖现象。你可能没察觉,但 有效成分含量早就下降

“软糖的形式决定了它必须依赖大量糖和明胶才能成形——这两个因素都不利于维生素的保存。”

尤其要注意:越是含有不稳定营养素的 gummy(如鱼油、维生素C、B族维生素、铁、叶酸等),越容易提前失效

👉 所以:若你一定要选择 gummy,请优先选择单一配方、含水率低、避光氮封包装的专业品牌。

 


 

03|如何判断氧化?哪些成分特别容易氧化?怎么选?

如何判断一个保健品是否已经氧化?

  • 外观变化:颜色变深、变混浊、渗油、粘连、变形
  • 气味变化:出现“油耗味”或类似油炸锅久未清洗的味道
  • 口感变化:原本应清爽酸甜,吃起来却带有苦味、涩味或不适感

💡 特别提醒:不是所有氧化都能靠“变味”判断。很多 gummy 产品即使氧化了,依然维持甜香味。

哪些成分特别容易氧化?

当我们谈论“保健品氧化”时,绝不是所有成分风险都一样。某些营养素本身就非常不稳定,一旦接触氧气、水分或高温,就容易发生分解、失活,甚至转化为对身体有害的小分子。

💡 特别提醒:
这些成分如果被做成 gummy,很可能在你还没吃完之前就已经部分氧化了,尤其是没有避光处理或未封氮的产品

以下是几类特别容易氧化的常见营养成分:

成分类别 常见代表 氧化后会怎样?
不饱和脂肪酸类 Omega-3 鱼油、亚麻籽油、磷虾油、DHA 变浑浊、有油耗气味、产生促炎代谢物,对心脑血管反而有害
抗氧化类维生素 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 失去活性、变色、酸败,可能增加自由基反应
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特别是B1, B6, B12, 叶酸) 在湿热环境中加速降解,失效时间提前
金属类矿物质 铁、铜、锌、硒 氧化后可能形成刺激胃黏膜的小分子,甚至影响肝功能
植物萃取物类 多酚类、番茄红素、虾青素、叶黄素 高温或接触光照后极易失活,失去保健作用

📱 表格可左右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 为什么儿童 gummy 风险更高?

儿童 gummy 往往配方更复杂(多维、多矿物质、加味加色),加上孩子喜甜,产品通常糖分更高、水分更足。这就意味着:

  • 更容易氧化变质
  • 更难判断是否已经失效
  • 更可能“没效果但还以为吃了”

⚠️ 尤其是铁 + 维生素C 的儿童 gummy,我们几乎不建议选用。
氧化后可能产生对胃和肝脏刺激性更强的小分子,孩子难以代谢。

💡 如何保存保健品,避免氧化和营养流失?
我们将在下一篇博客中为你详细讲解。

 


 

 

作者介绍:

Louise W Lu

Louise W Lu

新西兰注册营养师(注册号:82021301),营养科学博士,奥克兰大学荣誉讲师。Louise 将临床研究与公共健康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帮助更多人吃得更科学、活得更健康。

所有文章 •  官方网站

Alexandra V Goldberg

Alexandra V Goldberg

新西兰注册营养师(注册号:20-02273),专注营养、药物化学与护肤。Alexandra 擅长术后恢复、肠道耐受调整与体重管理,帮助客户以科学方法实现健康目标。

所有文章 •  官方网站

留下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