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Steps to Target Northern Chinese Hypertension: The Real Reasons Blood Pressure Is Higher in the North —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
学习时间: 1'

8步关键降血压~应对中国北方人高血压

Louise W Lu

撰文

Louise W Lu 博士,MPH,BMLS

Michelle Ordner

审阅

Alexandra V Goldberg,注册营养师


 

如果您是出生在中国北方,或者家人来自北方,可能早就注意到:高血压在北方人当中特别常见。而这不只是因为吃咸,背后还有天气、生活习惯,甚至是遗传基因在“悄悄帮倒忙”。

这篇文章就来帮您理一理:为什么北方人更容易得高血压?更重要的是,您能做些什么,来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北方人和南方人,血压到底差多少?

如果你把中国北方的10个成年人排成一排,可能就有4个人血压已经处在‘临界偏高’的状态——自己却完全没察觉。

比如,在吉林省做的一项研究显示:15 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24.7%。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还会持续上升,男性略高于女性。跟高血压相关的因素还包括:体重偏高、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 查看 BMJ Open(2018)的完整研究

另一项追踪全国数据的研究也发现:住在中国东北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比住在西部的人明显要高。研究还指出,高血压的发病率这些年还在不断升高,尤其需要我们对高危人群加强科普和早期干预。 阅读 BMJ Open(2021)的文章

这些研究说明了一点:中国各地的血压情况确实有差异。像吉林、黑龙江、辽宁这些省份,几乎年年都排在全国高血压发病率的前列。专家认为,原因离不开吃盐太多、天气寒冷、还有遗传因素的叠加影响。

 


 

吃盐、天气、饮食习惯:这些生活小事也影响血压

说句实在话,谁不爱吃一碗咸香的热面,或者来点入味的咸菜?在北方,这些不只是吃的口味,更是从小吃到大的传统习惯。但问题来了:盐吃多了,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对那些对盐“更敏感”的人群。

研究发现,北方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盐量比南方人高出大约 30%。这个差距不小,身体会“记账”:盐多了,身体就会留水,血管里的水一多,压力自然就高。

而不仅仅是吃盐的问题,天气寒冷也有影响。气温一低,血管就会收缩帮身体保暖,但这也会让血压升高——就像水管变细了,水流压力也随之变大。

还有一点很关键:冬天一到,北方新鲜蔬菜和水果变少,很多人钾摄入不够。钾是帮助身体“赶走多余钠”的重要营养元素,钾少了,盐排不出去,血压就不容易降下来。

总结一下:吃盐多、天气冷、蔬菜少,这三件看似日常的小事,其实正在联手“拖高”北方人的血压。

影响因素 中国北方 中国南方 对血压的影响
平均每日摄盐量 11–13 克 ⬆ 8–10 克 ⬇ 盐越多,血压越高
冬季气候 寒冷干燥 ⬆ 温暖湿润 ⬇ 寒冷会让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冬天吃到新鲜蔬菜的难度 不太方便 ⬇ 更容易买到 ⬆ 钾摄入少,盐排不出去,血压更高
传统饮食习惯 腌制、咸口、重味 ⬆ 清淡、清蒸为主 ⬇ 咸味越重,血压越难降

 


 

为什么有些人天生就更容易高血压?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吃得很咸,血压照样正常;而有些人吃一样的饭,血压却飙上去了?

原因,可能就藏在你的基因里。

研究发现,很多来自中国北方的人,天生带有一些“对盐特别敏感”的基因,这让他们更容易得高血压。这些基因本身不会让你不舒服,但它们会悄悄影响你身体对“盐分、压力和寒冷”的反应。

下面这三种基因,是科学家重点研究的:

  • CYP11B2:这个基因影响身体里一种叫“醛固酮”的激素,它决定你的肾脏会保留多少盐。很多北方人有这个基因的“高储盐版本”,吃进去的盐不容易排出去,血压就上来了。
  • ADD1:这个基因决定你肾脏对钠的处理方式。如果你有一种叫“Trp460”的变异(东北地区很多人有),你的身体会把本来该排掉的盐又重新吸收回来。
  • ACE 和 AGT:这两个基因影响血管的紧张度。有些北方人携带的版本,会让血管更容易“收缩”,特别是在冷天或紧张压力大的时候,血压也跟着升高。

结果就是:两个人吃一样咸的水饺,有基因变异的那个人,血压可能立刻升高。

所以如果你家里有人有高血压,尤其是北方家庭,那就要早点注意这些潜在风险。基因不会决定你的一切,但它可能让你“比别人更容易中招”,早点防范才是关键。

 


 

8 个日常习惯,帮你把血压稳下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
“我住在北方,平常吃得也挺咸,家里还有高血压的亲戚……那我还能做点什么?”

别担心,就算你天生风险高,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做法,坚持下来就能看到改善

下面这 8 件小事,都是科学验证过的降压好习惯:

  • ✅ 1. 控盐,也要注意“藏盐”食物:建议每天吃盐不要超过 5 克(大概一平茶匙)。可以尝试换成 淡酱油,用醋、蒜、姜或香草来提味。还要注意“看不见的盐”:方便面、腌菜、速冻水饺、酱料、甚至面包里,都可能藏着不少钠,吃多了血压就跟着高。
  • ✅ 2. 多吃“排钠”蔬果:钾能帮身体把多余的钠排出去。推荐吃 菠菜、小白菜、白芸豆、冬瓜、香蕉、香菇 等,尤其在冬天更要注意。
  • ✅ 3. 冬天注意保暖:天气冷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脖子、手、脚这几个地方一定要捂好,出门围条围巾,降压比你想得更实在。
  • ✅ 4. 每天活动一下,哪怕在家里:不一定要上健身房,在家里原地走 15–20 分钟,或者听听喜欢的音乐动一动,都有助于血管放松,血压下降。

    不知道从哪开始?我们为高血压人群设计了低强度的安全运动计划,你可以先做个自我评估,然后免费试试 LOLU 降压运动方案,简单、安全、适合初学者。
  • ✅ 5. 定期测血压,不要等不舒服才量:建议每月固定时间测量,家里可以买一个电子血压计,或者去药店免费测。如果数值超过 135/85,哪怕没症状,也建议和医生沟通。
  • ✅ 6. 科学补充营养素:有些天然营养补充剂,在临床上确实能帮助调节血压,特别是搭配良好生活方式时效果更佳:

    如有服药,请先咨询医生后再开始补充任何营养品。

  • ✅ 7. 缓解压力、改善睡眠也能降压:如果你晚上血压偏高,或经常紧张、睡不好,可以尝试这组温和的组合:
    • GABA(100–200 毫克):天然“安神物质”,帮助放松神经、缓解紧张。
    • 5-HTP(50–100 毫克):帮助身体合成“快乐荷尔蒙”血清素,提升睡眠质量、调节情绪。
    • 甘氨酸镁(200–400 毫克):晚上服用可助眠、稳定心率、放松血管。

    推荐这款综合配方:PNZ GABA 睡眠舒压胶囊,三种成分一次补齐,剂量科学,温和不依赖,适合压力型血压偏高人群。

    如正在服用抗抑郁药或精神类药物,请务必先咨询医生。

  • ✅ 8. 避免升压的添加剂:很多加工食品里添加的防腐剂或调味料,会增加钠摄入、加重炎症,从而影响血压,需特别警惕:
    • 味精(谷氨酸钠):常见于调味包、熟食、饭店菜肴中。
    • 亚硝酸钠/硝酸钠:常见于火腿、香肠、腊肉等加工肉品。
    • 呈味核苷酸二钠(I+G):常见于泡面、零食、鸡精中。
    • 苯甲酸钠:常见于软饮料、酱料、防腐液中。

    记住一个口诀:成分表里名字带“钠”字,或结尾是“酸盐”的,多半对血压不太友好。

日常的小改变,带来的可能是大健康。出生在哪儿我们改不了,但吃什么、怎么活,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

 


 

写在最后:高血压不是命,生活习惯才关键

生活在中国北方,或者来自北方家庭,确实容易出现高血压。这并不是谁做错了什么,而是环境、饮食习惯,甚至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幸运的是,我们现在知道了这些影响,也有了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解决办法。控制盐摄入、避免“藏盐”食物、多吃含钾蔬果、适当运动、合理补充营养——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只要坚持,就能稳住血压,保护心血管。

如果你家里有高血压病史,请记住:最好的预防时机,就是现在。早一点开始,就能少吃几年药,少跑几趟医院。

无论你现在住在哈尔滨、沈阳、吉林,还是北方的任何城市,只要愿意动起来、调整生活,就能走向血压更稳、睡得更香、身体更强的未来。

高血压不等于没办法,身体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你手里。欢迎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的家人朋友,一起测血压、一起养习惯,从今天开始,让健康更主动。

 


 

作者介绍:

Louise W Lu

Louise W Lu

新西兰注册营养师(编号:82021301),营养学博士,现为奥克兰大学荣誉讲师。Louise 致力于将临床研究成果与大众健康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健康。

查看全部文章  •  官方网站

Alexandra V Goldberg

Alexandra V Goldberg

新西兰注册营养师(编号:20-02273),专注于营养、药学化学与护肤疗效的结合。Alexandra 擅长术后营养调理、喂养耐受性评估与体重管理,帮助客户科学实现健康目标。

查看全部文章  •  官方网站

留下你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