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Louise W Lu,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医学实验学士

内容审阅
Alexandra V Goldberg,注册营养师
早上赶着出门,你把昨晚的红烧鸡块装进Ziploc塑料袋里,放进孩子的书包当午餐。心里想着:这样方便、干净,孩子也吃得开心。
晚上加班回家太累,随手从冷冻室拿出几天前的汤饭,整袋连着塑料直接放进微波炉加热。毕竟包装上写着“可微波”,应该没问题吧?
但你不知道的是:
那个袋子、那个盖子、那一点点生活的便利,可能正在悄悄把“看不见的塑料”喂进你和家人的身体里。
2024年,美国消费者对Ziploc母公司发起了一项集体诉讼。指控称,它所谓的“可微波加热”与“可冷冻保存”的食品袋,在使用过程中会向食物中释放有害的微塑料,可能增加荷尔蒙紊乱、不孕不育、痴呆,甚至癌症的风险。 一项2024年发表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指出,微塑料可能通过诱发炎症、氧化应激与DNA损伤,促进癌变,尤其对大脑与生殖系统等敏感器官构成威胁。
Jump to Sections:
什么是微塑料?它从哪里来?
微塑料是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塑料碎片。人们曾认为它们主要来自海洋或化妆品,但现在我们知道,它们也正从厨房中的食品袋、容器和保鲜膜中释放出来。
每当你加热、冷冻、弯折或重复使用这些塑料制品时——尤其是在接触油脂或酸性食物的情况下——就有可能释放出微小的塑料颗粒,渗入你的食物中。
这些颗粒进入体内后,并不会被轻易排出。研究表明,它们可以穿过肠道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并积聚在肝脏、大脑和生殖器官等组织中。

微塑料真的会导致痴呆与癌变吗?
这不是危言耸听。越来越多科学研究发现,微塑料不仅仅是“肠胃问题”或“排泄物中可见”,它们可能对大脑和细胞产生深远影响。
2024年一项研究发现,微塑料颗粒可诱发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及DNA损伤,这些正是癌变早期的重要机制。更令人担忧的是,一部分纳米级微塑料还可能穿越血脑屏障,沉积在神经组织中。
动物实验显示,摄入微塑料的小鼠出现了行为异常、记忆力减退和大脑神经退化迹象,这可能暗示了其与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关联。
癌症、痴呆不会一夜之间发生。但如果每天的食物中都含有微量塑料残留,那么这些风险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累积。
哪些日常操作最容易“吃进塑料”?
即使是标注“可微波”“冷冻安全”的塑料袋,也可能在某些使用方式下释放微塑料。以下几种习惯,特别容易让塑料碎片进入你的食物中:
- 微波加热含油食物:高温+油脂是释放微塑料的最强触发因子。
- 冷冻后直接加热:Ziploc袋在低温变脆,再加热容易结构破损。
- 使用有划痕的旧塑料盒:表面受损越多,释放风险越高。
- 塑料袋反复使用:重复弯折、清洗、摩擦会加速老化与降解。
你可能没感觉有什么不同,但塑料碎片正在悄悄进入你的胃和血液。这不是偶尔吃进去一粒,而是每天微量、长期累积的问题。
我们可以怎么做,保护家人?
你不需要一次性丢掉所有塑料,但可以从最容易改变的日常细节做起,让厨房更安心,也让每一顿饭更健康。
- 用玻璃或不锈钢饭盒替代塑料袋:能冷藏、能加热、不掉塑料屑。
- 热食不装塑料袋:装入陶瓷碗或耐热玻璃碗,用盘子或盖子盖住即可。
- 避免重复使用旧塑料盒:尤其是有划痕、变色、发脆的,及时淘汰。
- 给孩子准备便当选更安全材质:优先选用通过食品级认证的不锈钢或玻璃材质。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改变,其实是在保护你最爱的人——从今天开始就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