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常常饭后没多久就又觉得饿?
或者明明没吃很多,却总感觉腰围在悄悄变粗、代谢越来越慢?
胰岛素抵抗是现代人常见却极易忽视的代谢警讯,它不是糖尿病,但却常常是糖尿病的前奏,也可能是你持续疲惫、囤脂和饥饿感的真正原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你从最基础讲起:
胰岛素到底是什么?
胰岛素抵抗怎么发生?
为什么它会悄悄改变你整个人的代谢节奏。
什么是胰岛素?它到底管什么?
你可以把胰岛素想成一个“快递员”,它的任务是把血液里的葡萄糖(饭后升上来的血糖)送进细胞,让身体获得能量、维持温度、支撑思考与活动。
但细胞不会随便收快递,它们得看到“对的密码”才会开门。而胰岛素,就是那个开门的密码。
听起来运转得很完美对吧?可问题就在于——
一旦胰岛素的“开门密码”失灵,葡萄糖进不去,能量用不了,就会出问题。
身体会误以为胰岛素不够,于是胰脏拼命分泌更多胰岛素,想要“砸门”送快递。这时你可能还没有糖尿病,但细胞已经对胰岛素越来越“不听话”了。
(点击右图可放大查看)
✔ 吃完饭还是很饿
✔ 下午特别容易犯困
✔ 肚子特别容易堆脂肪
✔ 晚上不吃会焦躁,吃了又胖
这些,其实都是胰岛素抵抗早期的表现。它们不像高血糖那样明显,却是代谢系统发出的第一声警告。
六个让你悄悄变得“胰岛素不敏感”的生活习惯
很多人以为胰岛素抵抗是“吃太多糖”造成的。没错,糖确实是元凶之一,但它绝不是唯一。
真正可怕的是——你以为“没什么”的日常习惯,正在一点一点让身体对胰岛素失去感应。
我们整理了现代人最常见的六种“隐形破坏者”,看看你中了几条?
🍩 1. 吃太多精致糖和淀粉
蛋糕、奶茶、早餐白吐司、意大利面……这些高升糖指数的食物,会让血糖快速飙升、胰岛素暴冲。长期反复,就像一直按门铃,细胞会选择装聋作哑。
🔁 血糖越快上升 → 胰岛素分泌越猛烈 → 细胞越快“无感”
🍔 2. 热量太高、餐餐都吃撑
不是只有“糖”才刺激胰岛素,总热量也会。高油、高碳、零蔬菜的一餐,会让胰岛素在体内“连轴转”,久而久之变得不灵敏。
特别是吃宵夜、爱吃炸鸡汉堡的人,胰岛素长期超时工作。
😴 3. 睡得少 or 睡不好
只睡4~5小时、半夜经常醒、压力导致浅眠,这些都会打乱胰岛素的分泌节奏。研究发现,一晚熬夜就足以造成胰岛素敏感度下降。
想让身体对胰岛素恢复“听话”,先睡够是第一步。
😟 4. 长期处在压力中
压力荷尔蒙(皮质醇)会上升,会抑制胰岛素的运作。换句话说,你越焦虑、越常“脑子转不停”,越容易让身体对胰岛素无感。
特别是边吃饭边工作、情绪紧绷时吃东西,最容易打乱代谢节奏。
🔥 5. 体内长期有“慢性发炎”
胖、肠漏、长期过敏、缺乏运动、压力过大……这些都会让身体处于微小但持续的发炎状态,破坏胰岛素的信号传递。
细胞会被“发炎噪音”盖住,听不到胰岛素的敲门声。
🪑 6. 久坐不动,肌肉不参与代谢
胰岛素主要是在“肌肉细胞”里发挥作用的!你动得越少,肌肉的需求就越低,胰岛素的“派送通道”也就越封闭。
连续坐超过90分钟不动,肌肉里的胰岛素受体就开始“休眠”了。
✅ 所以我们该怎么做?
你不需要立刻改变所有习惯,但从“增加肌肉活动” 和 “睡好觉”开始,效果最快。
接下来的章节,我们会带你一步步找出身体的真实状态,并教你如何逆转胰岛素不敏感。
“我不胖,也会有胰岛素抵抗?”自测一下!
很多人以为,胰岛素抵抗只会出现在过重、肥胖的人身上。但临床上,我们也常见一种特别类型——瘦人型 IR(Insulin Resistance)。这类人虽然 BMI 正常,甚至偏瘦,但仍然出现餐后困倦、能量波动大、情绪不稳等“血糖不稳”现象。
瘦人型 IR 的危险之处在于,往往难以及早发现。一方面因为外表不胖,容易掉以轻心;另一方面,传统的空腹血糖也未必能测出问题。
以下是瘦人型 IR 常见的临床表现与生理特征:
项目 | 瘦人型 IR 特征 | 可能的自我筛查表现 |
---|---|---|
体型 | BMI 正常或偏瘦,但腰围大于80cm | ✅ 腰围大于 80cm(亚洲女性标准) |
能量状态 | 餐后容易困倦、精神不集中,或情绪起伏大 | ✅ 餐后两小时特别困、或容易焦躁 |
血糖检查 | 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偏高 | ✅ 空腹血糖虽正常,但餐后血糖偏高 |
皮肤表现 | 腋下、脖子出现黑色棘皮症或皮肤粗糙发黑 | ✅ 皮肤出现黑色棘皮症(腋下、脖子) |
胰岛素抵抗不是糖尿病,却是一条危险轨迹的起点
想象一下,胰岛素就像一个信差,它的工作是帮你把血液中的葡萄糖「送进」细胞,转化为能量。
但当你长期饮食不当、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细胞开始对这个「信差」变得冷淡,不再愿意「开门接收」葡萄糖。这就是胰岛素抵抗。
结果就是——虽然身体分泌了足够甚至过量的胰岛素,但血糖却仍然降不下去。
于是身体只能拼命分泌更多胰岛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问题 | 背后机制 |
---|---|
🍞 餐后嗜睡、注意力下降 | 血糖大起大落,影响脑部葡萄糖供应 |
🍔 易胖、内脏脂肪增加 | 胰岛素高企促使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 |
🌙 睡不好、夜醒多梦 | 胰岛素干扰褪黑激素与皮质醇节律 |
🩸 三高风险升高 | 胰岛素也影响血压、血脂与炎症水平 |
🧠 情绪不稳、易焦躁 | 血糖不稳 + 神经递质功能受干扰 |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看起来「还好」的人:血糖没有超标太多,也没有典型糖尿病症状,
但实际上,空腹胰岛素与 HOMA-IR 值已经很高,身体早就在暗中吃力地维持血糖平衡。
也就是说,胰岛素抵抗的「平稳期」可能是个假象,一旦超出补偿极限,发展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2 comments
Very good question! Before using medication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t’s important to first confirm whether it’s truly needed. If lifestyle changes (like diet and exercise) haven’t worked, doctors may consider meds like Metformin, GLP-1 agonists (like semaglutide), or SGLT2 inhibitors. Some helpful supplements include chromium, alpha-lipoic acid, magnesium, and cinnamon extract. Check out the link for more information. https://lolu.co.nz/collections/boost-fat-metabolism-step-5
当然可以~在用胰岛素阻抗的药物前,我们首先要确认你是否真的需要吃药。如果你已经尝试调整饮食、运动、减重一段时间,但效果不明显,那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像二甲双胍、GLP-1激动剂(比如司美格鲁肽)或SGLT2抑制剂这类药物来辅助改善。而像铬、α-硫辛酸、镁、肉桂提取物这些天然补充剂,也对胰岛素敏感性有一定帮助哦。可以点击这个链接看看具体内容https://lolu.co.nz/collections/boost-fat-metabolism-step-5
那请问有什么药可帮助胰岛素阻抗呢?谢谢您